关中走出的“泥腿子”哲学家
作者 胡建平
关中大地,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,孕育了无数杰出人物,也诞生了两座令人瞩目的高峰。一座是自然界的雄伟高峰——秦岭主峰太白山,海拔3771.2米,巍峨壮丽,直插云霄;另一座则是思想界的巍峨高峰——张载关学。张载,这位伟大的哲学家,不仅创立了关学,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实践精神,成为关中大地上的传奇人物。
张载的思想,如同璀璨星辰,闪耀着智慧的光芒。他的“横渠四句”“东西二铭”“六有”“十戒”等经典思想,历经千年岁月,依然被广为传颂。他的著作《正蒙》《横渠易说》《经学理窟》《张子语录》《张子全集》等,更是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宝藏。这些成就的取得,离不开他经世致用的实践观。与同期的周敦颐的廉学、程颐程颢的洛学相比,关学更加注重实践,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,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。
张载祠山门上,清代状元王杰题写的对联“三代可期,井田夙愿经时略;二铭如揭,俎豆能往阐道功”,深刻地揭示了张载经世致用的实践观。张载一生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他不仅在书斋中潜心钻研,更将目光投向广阔天地。莽莽秦岭、泱泱渭水,太白山下、汤峪河畔、神功石旁,都留下了他省事悟道的足迹。
太白山下,有一块巨石摞在一块小石头上,巨石看起来仿佛悬空,大有一推即倒之势。这块石头如今已成为太白森林公园入口的第一景点,它不仅是一个天然的天文观测台,也被称为神功石(当地人称摞摞石)。张载常常在此处观测,风雨无阻。在不经意间,他发现汤峪河右岸比左岸遭受水侵蚀的强度明显更大。为了证实这一发现,他不辞辛劳,多次前往附近的大镇沟、小镇沟、板桥沟、渭河等多条河流的左右岸进行详细观察。经过反复调查与研究,他发现每条河流几乎都存在这一现象。结合其他经验和观察,他大胆地判断,这首先是地球自转的结果,其次是在自转过程中产生了向右的偏方向力。而这种向右的偏转力,只有在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才会产生。这一发现,进一步证实了地球自转的客观事实。张载还通过对寒来暑往、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观察,进一步证明了地球绕着太阳旋转。这些珍贵的发现,都详细地记录在《正蒙·三两篇》之中。
谭嗣同曾高度评价张载:“地圆之说,古有之矣,惟地球五星绕日而运动,月绕地球而运动,即寒暑昼夜潮汐之所以然,则自横渠张子发之……不知张子又乌知天?”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郑文光也认为,宋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是古代地球理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,他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有正确的认识。
张载对世界本源问题的研究充满信心。道家和佛家将自然界的现象归结为人的意识或天意所为,其主要原因在于创始者不深入实际,不善于观察,而是闭门造车。张载深知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的道理。他经常前往高海拔的太白山大爷海边、八仙台(海拔3771.2米,为秦岭主峰太白山最高点)板寺庙前,仔细观察。他发现,气流聚集时可以看到云的形状,而气流消失时,云的形状也随之消失。水不也是经过太阳蒸发变成气,消失在空气中吗?通过无数次的观察和思辨,经过漫长而曲折的求索之路,张载穷究天理,探索宇宙万象,最终以惊人的毅力解开了世界本源的奥秘,创立了扎根现实和实践的《气本论》思想。这一思想在《正蒙·乾称篇》中也有提及,初步建立起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体系,实现了自己对世界认识的历史性跨越。英国元帅蒙哥马利1960年访问西安时,曾对周总理说:“横渠先生所创唯物主义,比笛卡尔早500多年,世界唯物主义之父,张横渠当之无愧。”
张载不仅是一位思想家,更是一位行动家。他以身作则,大力倡导对自然科学的研究,并且力求把科学研究与解决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。他在云岩就职县令的第二年,便兴修了纵贯东西的“云惠渠”,引洛河水入云岩县,彻底解决了当地的旱灾问题。辞官回乡后,他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践。为此,他不惜自己购买土地,深入田间地头,实践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。他用实践检验理论的可行性,兴修水利,丈量田亩,教乡民制作龙骨水车,改进农具,提高生产效率。他将《西铭》中“民胞物与,天人合一”的理想化作田间地头的具体行动。今天,横渠镇崖下村、扶风午井镇、长安子午镇等地仍保留着当年的遗迹,至今还流传着“横渠八水验井田”的动人故事。
这种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,让关学在泥土中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,在民间大放异彩。它让关学在北宋诸派中鹤立鸡群,独树一帜。在当今时代,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,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”的要求。我们应当深刻领会这一精神,将“洋为中用,古为今用”落到实处。与其坐着空想,不如起来践行。张载不仅是思想的巨人,更是行动的楷模。他勇于实践的精神,对当今社会仍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。实践出真知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最深刻的哲理,不在主观臆想之中,而是在山川河流之间,在脚下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。
作者简介:
胡建平:外经贸工作者,宝鸡市外经贸专家智库专家,大学学历。宝鸡市关学文化促进会会长,曾出版过书籍《关中歇后语集锦》
评论